- 陈晔;周梓朋;赵春江;
为解决旋轧工艺在大进给比下成形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辊柱旋轧加工工艺。辊柱旋轧加工工艺中的辊柱采用行星布置方式,并设有送进角以提高其旋轧过程中的金属流动性。为研究加工工艺的可行性与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辊柱旋轧三维数值模型,以壁厚偏差、扩径量与椭圆度的尺寸偏差为度量,同时利用单一变量控制法探讨不同工艺参数(进给比f、减薄量t_p和送进角β)对旋轧成形质量的影响。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扩径量随减薄量的增大而迅速增大,随送进角的增大先变小后增大,随进给比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趋势逐步放缓,壁厚偏差与椭圆度在研究范围内随送进角、减薄量和进给比的增大缓慢增大。
2022年03期 v.43;No.191 202-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张帆;殷鹏;刘昱阳;王建梅;
针对火箭发动机涡轮泵机械密封用高强度耐磨新型石墨材料,采用光纤激光器在石墨表面制备多层次抛物线人字形织构,目的是为了提高石墨在高温高速下的摩擦磨损性能以及密封的可靠性。系统研究了光纤激光器的扫描速度、激光功率、加工次数、填充图案和线间距以及频率等参数对人字形织构的激光加工工艺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织构表面形貌和层次深度分布,结果表明:扫描速度和激光功率是影响织构深度和石墨烧蚀的重要参数,加工次数、填充图案、线间距和激光频率是影响织构形貌的重要参数。通过对高强度耐磨新型石墨材料表面织构激光加工工艺的研究,获得了重复性和适用性较强的优化工艺参数:扫描速度为1 000 mm/s,功率密度为40%,不同层次的加工次数为“1+2+2”,填充图案为双向填充,填充线间距为0.2 mm,激光频率为20 kHz.研究对于石墨材料表面织构的的激光加工工艺参数设计和密封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2年03期 v.43;No.191 207-214+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3 ] - 王龙;崔沈泽;聂帅强;王猛;
为解决某产品副车架HG785D材质导轨生产过程中难矫形的技术难题,通过选取试样试验,探究热矫形温度对HG785D钢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分别选取(400~420)℃、(500~520)℃、(600~620)℃、(700~720)℃、(800~820)℃五组矫形温度,并将矫形后试样与未进行热矫形的标准试样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当矫形温度不大于400℃时,HG785D组织材料性能仍与其原有性能基本保持一致,并已经成功将该方法应用于某产品副车架导轨校正生产中,解决了导轨焊后变形尺寸超差的技术难题,使得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也为后续生产与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2022年03期 v.43;No.191 215-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马自勇;王旭;罗远新;房雪洋;张富泉;
为了研究行星滚柱冷轧成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行为,首先,根据金属体积不可压缩假设,对差动式行星滚柱丝杠机构(PRSM)的环形滚柱坯件外径尺寸进行了计算与修正;接着,利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模拟分析了环形滚柱冷轧成形过程中流线网格、径向位移以及应力场随压下深度的变化规律;最后,在宝飞螺PR15设备上开展了环形滚柱冷轧成形实验。结果表明,环形滚柱材料流动主要集中在距坯件表面0.45 mm的范围,齿根与齿廓区的材料致密度大于齿顶区;成形齿顶各处材料径向流动位移不一致导致了V型凹槽缺陷;轧轮齿全高对环形滚柱齿顶材料流动影响较大。该研究为差动式PRSM环形滚柱冷轧加工工艺优化与轧轮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2年03期 v.43;No.191 220-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 ] - 付政;闫红红;张宏;王晓波;
为研究连续采煤机吸尘风筒内部流体流动诱发的管道振动问题,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连采机吸尘风筒结构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流体压强和流体速度对风筒固有频率的影响,并在风筒模态振型中变形最大的区域进行谐响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内部流体作用下会降低吸尘风筒的固有频率;流体压强和流体速度的变化对风筒固有频率影响不大;当激励频率为130 Hz时,风筒的振动响应强烈,容易出现共振现象。
2022年03期 v.43;No.191 226-230+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李家俊;范英;
为了对路面结构在实际车辆荷载影响下的工作状态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对现有道路结构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弯沉及应力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对车辆荷载荷载参数换算理论做了简单介绍,应用ABAQUS建立路面结构的模型,使用DLOAD子程序实现车辆荷载的移动,分析了不同车速、不同轴载作用下的路面面层弯沉及应力变化情况。结果得出:随着车速的增加,路表弯沉值,上、下沥青面层的层底正应力、拉应力值总体呈现减小趋势,但在70 km/h左右,各项指数反趋势增长;随着车辆轮胎接地压强的增加,路表弯沉值,上、下沥青面层的层底正应力、拉应力值显著增大。
2022年03期 v.43;No.191 231-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 ] - 李东运;栗振锋;王一博;李琦翔;
为解决T梁桥梁精准化建模难度大,异型结构复杂,建模速度慢等难题,采用“Dynamo+Revit”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开发了一整套建模编程,对模型定位、路线精准度进行校正,提出脱壳法定位湿接、横隔板的建模方法,并利用Dynamo的可视化编程优势实现这一理论,解决Revit中桥梁异型结构建模难点,最终实现一键式建模,既提高了桥梁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又保证了T梁桥异型结构的精准度,也为其他类型桥梁异型结构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并通过山西省某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项目实例证明此方法在桥梁建模中的应用优势,降低装配式连续T梁建模难度,提高建模效率,为进一步实现BIM的正向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2022年03期 v.43;No.191 236-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7 ] - 解晅;贾志绚;
为客观度量城市道路交叉口指路标志设计表达形式的优劣,综合考虑驾驶人对指路标志的视认过程和认知习惯,建立基于熵权-TOPSIS的指路标志评价模型,对选取的8个城市道路交叉口指路标志版面设计表达形式以及国标建议的两种形式进行评价排序。使用该模型与理解性试验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反映驾驶员对指路标志的认知规律,验证了此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2022年03期 v.43;No.191 242-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 ]